2017-02-27来源:人民美术网 阅读:0 |
熟悉的周遭似乎是没有风景的,哪怕你久居黄山;熟悉的身边似乎是没有人物的,尽管你与之朝夕相处。人的感觉说来奇怪,随着时间的流淌,无意间钝化了。幸好一次偶然的聚会,触动了我感觉上的木讷,对,就是对著名书法家、学者孟云飞教授再次品读。 陌生的场合,陌生的人。话题转到了本不在场的孟云飞教授身上。人们或赞许,或仰慕,或感激。哎呀,经常与孟教授接触的我,怎么觉得习以为常,甚至理所当然?众人的议论风驰电掣般地激活了我所有的迟钝,教授的点点滴滴瞬间占满了我的脑海,不择地而出……
我与孟教授认识五年有余。其时因考研求教始见真人。席间饮酒,多少随意,尽兴就好。与六一公“饮少辄醉”不同,孟教授本人酒量大、酒风好,倒有东坡“酒酣胸胆尚开张”的豪爽。初次遇见,便没有了距离。后来的不少场合,有人问及我是否是他的学生时,孟教授答曰:好兄弟。其实,论学养、人品和才情等等,孟教授都是我的老师,当之无愧。可是,凭他不容置疑的语气,我只好中庸地概括:良师益友。此四字,包含多少励志和温暖。亲们,你会明白。 一次,他突然问我,你的那位师弟,如今怎样了?哦,是经人介绍,去他朋友家做书法家教的那位同学。据说反映不错,他便问起学习、生活、就业等。其实,他们并不熟悉。当我把此事告诉他的朋友时,人家笑了,说,孟先生真正意义上的侠肝义胆、见义勇为的事情多了去了,以后慢慢讲给你听。我在心里把“仁”这个字默默的写了又写。
时光荏苒。一晃几年。期间,孟教授捐资助学,不忘桑梓;携校友为母校百年校庆献礼,铭记师恩…… 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地过。渐渐觉得,孟教授也是普通人。就在此时此境,是那几位陌生人的议论让我再次观察孟教授。才想起有人说过,当初次与人物接触,你会仰视,甚至膜拜;经常与之接触,你会平视,甚至淡化;非常时期,与之接触,你会仰慕,甚至讶异:山,究竟是山。不会因为你站在山上,就会与之等高。幸运的是,山会给你滋养,是的,悄无声息的滋养。然而,如山一般厚重的孟教授,其不事声张的性格又常常让你觉得理所应当。润物无声,大美不言。不过,于无声处,时常是惊雷的绝响;几无言时,基本是只可意会的高妙。
其实,高妙的还有孟教授的书法。他童年学书,初练褚遂良,再临秦篆汉隶,又猛追二王,于《兰亭》里驻足良久,后又兼及王铎、于右任等。他逸毫作书往往势不可挡,一任纵横。高山坠石,千里阵云,急湍甚箭,猛浪若奔。忽然明白,其斋号“书剑堂”的含义一二。笔法耶?剑法耶?与多数书法家不同,孟教授曾经苦练散打搏击多年,又精于棋艺。书法作品的精气神绝非形而上的概念,章法也不是一般的穿插和呼应。是什么呢? 答曰:笔法、剑法者,心法也。孟教授多次提及自己学书时,老师的指点和推荐,感恩师长的教诲和雅量;也多次提及学象棋时,汴梁古城的棋师稳操胜券的自信,室外对弈狂风暴雨骤至而岿然不动的忘我。师父的技法、人格和境界已化作源头活水,储满其心间。孟教授的挥洒,鲜活而豪迈。其书法的魅力,以好酒来发酵,以品格来酝酿,以学养来滋润,以武术来融通,以本真来立命。一招一式,一点一画。一气呵成,不忘使转纵横;大气磅礴,不乏含蓄蕴藉。
更加令人钦佩的是,孟教授的书法在不断被叫好之时,他却说,阅历尚浅,书风未定,还在路上…… 孟教授凭借原有的中文功底,在路上再次开始了对国学经典的研读。我曾经亲耳听到过他通篇背诵《书谱》、《道德经》等经典文章,足见其用功之深。他说,中国文化显著的特征之一,就是十分讲究继承。历代文化艺术,无论如何发展,都可以追根溯源,而传统文化的滋养是艺术升华之根本要素。只有根深蒂固,才会枝繁叶茂。书法之花要想更加绚烂,文艺评论要想中肯,非认真翻阅、研习、领悟中国国学经典不可。
说到领悟,应该是内化,最少是萃取:对于书,博观约取;对于路,行走万里;对于生活,体察百味。此则可以养气。先贤孟子曰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为文则疏荡,为书则精神,为人则练达。观孟教授书法,赏其文章,再看其事业异军突起而不自知,证明了孟子之言不虚。 著名学者、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评价说:“孟云飞人品好,诚实义气;他的书法颇为大气、豪放、潇洒而敢于创新。”著名书法家刘艺先生也说:“书如其人在孟云飞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,他为人豪爽仗义,俨然侠士之风,其书法亦潇洒飘逸、豪放大气!” 孟云飞教授为人、为学、为艺,剑胆琴心,古道热肠;刚柔相济,仪态万方。
责任编辑:王洁 |